元器件市場低迷 分銷商亟需挖掘新增長點

  今年的淡季似乎特別長,已至11月份,整個電子元器件産業依然壹片慘淡,傳統的旺季並沒有如期而至。壹些外銷企業hold不住,開始尋求機會轉戰內銷;壹些原本專注于本土市場的分銷企業也在尋求新的增長方式。電子元器件分銷産業的寒冬什麽時候會結束?對于外銷企業來說,轉內銷是否是壹條好的出路?對于所有的分銷企業來說,又該如何平穩地渡過這個漫長的寒冬?11月5日,由華強北價格指數舉辦的第四期“名家專欄”專題座談會在華強電子世界如期舉行,針對上述問題,衆多業內人士發表的自己的觀點,從中我們或許能得到些許啓發。

  “11月份原本是旺季,但今年的市場比較反常。這個時間段的危機有點類似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狀況,不單電子元器件在掉價,其它産業也在掉價。”深圳市金城微零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桂豐率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,“美元兌人民幣的彙率不穩定導致進口元器件的價格持續波動,壹些外銷企業受到的影響較大,開始轉戰內銷。”

  深圳市斯萊克電子有限公司是壹家做外貿的分銷企業,總經理宋躍英就坦言,美元彙率的波動對公司的影響很大,准備轉內銷。“我們從2003年開始做外貿,今年利潤下滑十分嚴重,我們准備往國內市場轉。”宋躍英稱,如果專注做國內市場,受彙率波動的影響不是太大,另外,由于彙率下滑,從國外買貨反而便宜壹些。她十分看好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。

  實際上,“外銷轉內銷”這個話題在08年的經濟危機後被提的較多,今年該話題再次受到關注。不過,出口轉內銷也並不是壹條平坦之路。深圳市泰德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表示,“目前不少此前做外銷的企業開始轉內銷,但據我了解,轉型成功的企業並不多,可能占20%-30%的比例,大部分企業還在摸索階段,這類企業大概占60%的比例。”

  英特翎科技有限公司國際事業部經理董海峰表示,出口轉內銷,是外銷企業不得已的做法,因爲出口的壓力太大了。轉內銷,目前關鍵是要發掘適合在中國銷售的産品,如小家電市場目前的市場需求還是不錯的,是適合中國IC産品的壹個應用領域。

  面對美元彙率的波動,並非無計可施,各家分銷企業也有著自己的應對策略。宋躍英表示,做外貿會面臨收款周期的彙率與買貨時的彙率不壹樣的問題,從而産生損益。有些企業是用歐元或者其它幣種結算,斯萊克通常的做法是在報價時會在實際的彙率基礎上下調大概0.1個點。英特翎董海峰也表示,2004年前彙率基本是固定的,到目前共8年的時間,這期間人民幣每年平均升值4%-5%,英特翎會按固定的5%的升值率來定當天出貨的産品價格,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。深圳市貝樂天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貝朝廷則表示,進貨出貨如果能在半個月內完成,就可很好地把控彙率的下滑,甚至利用彙率創造利潤空間。

  而面對當前市場不景氣的狀況,又該如何應對?參加此次座談會的衆專家也分享了各自的經驗。“目前來看,‘寒冬’還沒有結束的迹象。壹些企業爲了尋求市場占有率,采取低價策略。整個市場的競爭加劇,利潤下滑。”泰德蘭王建說,“目前大多數的分銷企業都采用了網絡營銷的方式,但現階段,光靠網絡營銷還不夠,還要注重技術上的投入。比如泰德蘭以前是純粹的銷售型公司,現在轉變爲銷售+技術,給客戶提供參考方案,幫客戶設計和優化産品,同時把我們的産品設計到客戶的産品當中去。